滚滚历史长河奔涌不息,犹如一条永不停歇的巨龙,在时光的冲刷下涤荡着岁月的尘埃,将那些经得起考验的珍贵记忆永远镌刻在民族的记忆里。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孕育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故事。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位传奇女性,她的故事之精彩足以让说书人讲上整整一年。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使用太后称号的女性——秦宣太后芈氏。
根据史料记载,宣太后本姓芈,出身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。她最初是秦惠文王的妃子,因被封为八子这一品级,故史称芈八子。关于她是否真名芈月,目前尚无确凿证据,但芈八子的称谓却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。在先秦时期,姓氏制度有着严格的区分,姓代表血缘关系,氏则表明社会地位。楚国宗室以熊为氏,而芈则是楚国的国姓,屈原的屈也是芈姓的一个分支。
作为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,芈氏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聪慧。然而她的母亲向氏出身卑微,原本只是莒姬宫中的陪嫁侍女,因生下芈氏才被提升为向夫人,后来又因生下芈戎而晋封为向妃。即便如此,向氏仍无法保护自己的子女。楚威后出于嫉妒,处处刁难向氏母子三人。
在楚威王出征齐国期间,楚威后更是以向氏染病为由,将她逐出王宫,强行许配给一个名叫魏甲的士兵。这段不幸的婚姻却意外地造就了芈八子同母异父的弟弟——后来在秦国重臣魏冉。虽然楚威王凯旋后将向氏接回宫中,但终究敌不过楚威后的阴谋。为了保护三个孩子,向氏最终被迫饮下毒酒自尽。
展开剩余68%失去母亲的庇护后,芈月和两个弟弟在宫中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。虽然贵为公主,但她的处境甚至不如普通宫女,终日战战兢兢。幸得一位姐姐暗中相助,才得以保全性命。战国时期,各国盛行政治联姻。楚威王将嫡女嫁给秦惠文王时,芈氏作为陪嫁来到秦国。她独特的个性与智慧很快吸引了秦惠文王,被纳为侍妾,封为八子——这在秦国后宫八级制度中属于较低品级。
命运的神奇转折发生在秦惠文王去世后。按常理,失去依靠的芈八子应该处境更加艰难,但历史却给了她意想不到的机遇。秦武王嬴荡意外举鼎身亡,因无子嗣导致秦国陷入权力真空。此时,芈氏的弟弟魏冉与大将白起抓住时机,将在燕国为人质的公子稷迎回继位,这就是著名的秦昭襄王。母以子贵,芈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,从此开启了女性执政的先河。
掌握大权后,宣太后立即联合弟弟魏冉发动政变,铲除了惠文后一党,迅速肃清反对势力。她以儿子年幼为由,将秦国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。在弟弟们的辅佐下,宣太后的政治才能得到充分发挥。魏冉对她言听计从,从军国大事到生活琐事无不尽心。另一位弟弟芈戎也从楚国来到秦国,与姐姐团聚。更令人惊叹的是,她还收服了战国名将白起作为义弟。这位令六国闻风丧胆的战神,在宣太后面前却温顺如绵羊。
宣太后与儿子昭襄王的关系也颇为微妙。即便昭襄王年过五旬,对母亲依然言听计从。在立储问题上,宣太后两次否决儿子的提议,甚至导致太子客死异乡。这种强势的干政最终使母子产生嫌隙。
在感情生活方面,宣太后与义渠王保持了长达三十年的秘密恋情,并育有两子。然而当义渠王威胁到秦国统治时,她毫不犹豫地设计将其诱杀于甘泉宫,彻底解决了秦国西部边患。
宣太后执政四十一年间,坚持商鞅变法国策,使秦国由弱变强。历史对她的评价褒贬不一:有人赞颂她是杰出的女政治家,也有人批评她靠床上外交获取权力。著名史学家马非百评价她消灭义渠的功绩不亚于张仪、司马错取巴蜀。
晚年归政儿子后,宣太后安享天年。为让母亲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有尊荣,昭襄王命人制作了规模宏大的兵马俑随葬。如今在秦陵附近发现的兵马俑,或许就是这位传奇太后长眠之地的守护者。纵观她的一生,从落魄公主到权倾朝野的太后,在权力与亲情的交织中,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历史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顺发配资-配资股票开户-最新配资平台-股票安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